2020-10-13

台語真心適!必也正名乎!

 1. 賢拜、先輩、前輩

常聽到人們喜歡稱學長為「賢拜」。「賢拜」是新造的詞,由日語〝先輩〞發音而來的國語。

據唐人筆記《唐摭言》一書卷六記載:

韓文公、皇甫湜,貞元中名價籍甚,亦一代之龍門也。奇章公始來自江黃間,置書囊於國東門,攜所業,先詣二公卜進退。偶屬二公,従容皆謁之,各袖一軸面贄。二公因大稱賞之。問所止,僧孺曰:「某始出山隨計,進退惟公命,故未敢入國門。」答曰:「吾子之文,不止一第,當垂名耳。」因命於客戶坊僦一室而居。俟其他適,二公訪之,因大署其門曰:「韓愈、皇甫湜同訪幾官先輩,不遇。」由是僧孺之名,大振天下。

話說唐朝中唐以後韓愈(768年-824年)、柳宗元為古文運動提倡「文以載道」的兩大人物,唐德宗貞元年間(785年-805年),韓愈及皇甫湜(韓愈的學生,777年-835年)二人,當時文名甚盛,如能得到他們的賞識,就能像魚躍龍門平步青雲了。當時年方二十五歲的牛僧孺(779-848)來到京師,見到兩位大文豪,就獻上自己的詩文,二人看了後就說「你的文章,不只可讓你考上進士,應當能萬世垂名的」,就命牛僧孺暫居在客戶坊的一個房間。有一天,等到他外出,兩位大人就去拜訪他,當然不會遇到,就在門上寫上「韓愈,皇甫湜同時拜訪先輩,沒能遇到。」牛僧孺就此大為出名,果中貞元二十一年(805年)進士。牛僧孺就是以後唐文宗時「牛李黨爭」中,牛黨的領袖,對手則為李德裕(宰相李吉甫之子)。唐朝考進士的舉子,先呈上自己的詩文給當時有文名的人看,希望得到人家的延譽,這叫做「行卷」,當年王維之於太平公主、白居易之於顧况、朱慶餘之於張籍(水部郎),都是「行卷」的例子。

日本人稱學長為先輩(發音似國語的「賢拜」)或大先輩(更年長的學長)。

在古時中國,人們喜歡稱人為先輩以示尊敬。但北京話稱學長為前輩,但很少用先輩來稱呼已故的學長。我本來以為稱在世的學長叫前輩、已故的學長叫先輩,看到上面的文章,才恍然大悟,先輩乃古中國漢文(文言文)的用詞,難怪日本人派去唐朝的留學生,引用當時的「先輩」一詞為學長的稱呼。

所以,台語稱學長應一律用「先輩」來稱呼才較合乎古語。

2. 哇塞?我駛?

最近幾年來,坊間流行一句國語「哇塞」來表示驚嘆、讚嘆之意,我也跟著大家學流行,幾次「哇塞」以後,才忽然發覺這句話本來是一句台灣話。年輕時常不知不覺脫口而出的話,居然成為時下流行的一句口頭禪。這句國語「哇塞」我想是台語「我駛」轉變而來。台語駛車的「駛」,或差使的「使」,發音即為國語的「塞」。但是「我駛」並不是我開車的意思,實為「我駛伊娘」的簡語,「我駛伊娘」即「我x伊娘」;泉州話罵人的三字經即為「駛伊娘」或「駛你娘」。台灣人開車叫做駛車,但在菲律賓的華僑則不叫駛車,就是這個原因。「我駛伊娘」,有二種讀法:一為「我駛伊娘」,重音在「駛」字,四字一氣呵成,這是罵人。如果重音在「我」字,「駛」字讀輕聲,即為「我,駛伊娘」,則是一種不得不接受的佩服與讚嘆。久之,則簡化為「我,駛︱」。時下的年輕人,大多數不大會講道地的台語,才會誤聽變成「哇,塞」。看到這種情形,我不禁也要「我,駛︱」一下。(原載1992年〈自立早報〉1999停刊)

3. 捉狂?起狂?

一年多來,報章雜誌常見有「捉狂」或「抓狂」的字樣,意謂台語的「發狂」。實際上是誤聽而用錯字眼的。台語中並沒有「捉狂」的字句。蓋台語中,對有精神疾病或類似精神病的人,病情發作時,叫做「起狂」,這是較文雅的說法,如果粗一點或較生動的講法則為「舉狂」,此時「舉」字不應讀為選舉的「舉」,而應以口語發音,即讀為「ㄍ一ㄚˇ」。像ㄍ一ㄚˇ高即抬高的意思,因為「ㄍ一ㄚˇ狂」被誤聽為「ㄌ一ㄚˇ狂」,才會被寫做「抓狂」或「捉狂」。

4. 逗陣,湊陣,台語「湊」讀ㄉㄠˋ

台語「湊陣」,不能寫成「逗陣」。其他如「湊一腳」(打麻將三缺一時),「湊未偎」即東西湊不攏。湊鬧熱即北京話的湊熱鬧。

5. 恁爸,伊爸

台語恁爸(ㄌ一ㄣˊ ㄅㄝ),意思是你爸爸,但對人講恁爸時,意思就是我本人,不是你爸爸。台語伊爸(一ㄣ ㄅㄝ)意思是他爸爸,對人講伊爸時,意思也是我本人。當年李登輝總統曾對記者說「恁爸上大」。記者聽不懂台語,說李登輝總統說他爸爸最大,其實李總統說他本人最大(台語上大或上界大)。

6. 台語上美(最美),不是尚美

上界美不是尚介美(水)。其他諸如上好、上界好,由老子的「上善若水」可知。

7. 裝瘋, 假瘋

裝瘋,即把人裝成瘋子看待。「裝瘋」(台語)一般用於「甭(ㄇㄞˋ)給我裝瘋」,意思是不要把我裝扮成瘋子,也就是不要把我看做瘋子,可以騙我。如果台語溝「甭裝瘋」意思也是不要騙我,沒有罵人的意思。上次有法官不懂其意義,竟然判人損害名義有罪。

8.見笑轉受氣(惱羞成怒),不是見羞轉生氣

台語「見笑轉受氣」,為惱羞成怒的意思,但不能寫成見羞轉生氣。受氣廣用於台語,也用於大陸的普通話。

生氣是北京話,受氣才是古漢語,台語與大陸普通話都通。

9. 孤獨,不是孤毒

孤獨,即一個人獨處,英文為Solitude,讀成孤毒,但不能寫成孤毒。孤獨另一讀法為「孤Dak」意思為一個人孤僻成性,東西不願與人分享。一個人「孤獨」成性,會招來別人的詛罵如「孤獨,孤Dak,生子無腳目」,台語「無腳目」即「沒有腳指頭」的意思。

10. 行春、不是走春。

行春是過年春節時,請親友到自己的地方(家裡)玩、旅遊,稱「過年,即來行春!」台語「行」,北京話叫「走」,但不能寫成走春。。

11. 天上不是天頂

天上的漢文讀為「ㄒ一ㄢㄙㄨㄥ」,如「天上聖母」,因為「天上聖母」為專有名詞,故須以漢文讀之。台語「天上」一般讀為「天頂」,但不能寫成「天頂」。同樣地,橋上不能寫成橋頂、街上不可寫成街頂(街有街頭、街尾,沒有街頂、街下)。上下(漢文讀)為Shion hah;台語讀(口語讀)為「ㄉ一ㄥˋ ㄝ」。

12. 台語「寂寞」,不讀做「淑寞」(Shoh Boh),還是照讀「寂寞(Chih Boh)」台灣歌歌詞中,誤讀最多。如楊三郎作曲的「港都夜雨」中「今日又是風雨微微」的雨讀為「Fo」,不讀「Wu」,而「港都夜雨」因為是歌名,為專有名詞,故讀為「Wu」。

13. 北京話颱風,日語為台風,台語叫風颱。

14. 台語「心適(Sim-Ser)」,又稱「趣味」,意思為「好玩」。凡事能適其心(稱心滿意)者,當然覺得「很好玩」。「真心適」即真好玩,很好玩。

15. 台語「新婦」,意思為人家的媳婦。「新婦」漢文讀為「Sin Fu」,台語則讀做「Sim Bu」,常誤寫為「心瓠」。「新婦」在南朝劉宋時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中,處處可見。日本人則稱新娘為新婦(Sin Bu),意即新來的婦人,也是由唐朝引進的。結婚典禮裡中,日本人用「新郎、新婦」,來稱呼“新郎新娘“。

16. 番仔、正番,有夠番

最近立法院有立委罵人番仔,就是說他是原住民(以前稱為番),番仔分為生番(生讀為台語的星)與熟番兩類,生番會殺人、吃人,而熟番不會。正番則為形容詞,一個人很亂,不講理、不按牌理出牌,即真正番,如「他做人正番」這不是罵人是原住民。有夠番,也是一樣,如他有夠番(的)」。台語真正番即非常番,正番即很番的。

17. 土匪、正土匪、匪類

土匪、就是匪賊,在山路上搶人財物者。正土匪、則是形容詞,如「他正土匪(的)」,即他不講理。匪類則是不同於土匪。

匪類是特別說別人的子弟很亂來,尤指吃、喝、嫖、賭的紈絝子弟的不當行為,如「他兒子真正匪類!」,是形容詞,即他兒子非常亂來,就像盜匪一樣。

18.台語腳色:走音讀為「kah shiaw」。意為傢伙、那個人。北京話為「角色」。日文的劇本,寫成「腳本」可知。

19.「敢是」、不是「甘是」:

敢:漢文讀為勇敢的敢(kam),所以被誤為「甘」。

20.正人、將材

台語正人:讚美男人好看,英俊之謂也,正人或真正人,就是非常「人模人樣」。將材:讚美男人體格好的意思,意即「大將的身材」。

21.好料、好孔(好康)好坑。

台語好料:好的食物或東西(材料,如好布料)。好孔(或好坑):(讀好康)是好的事情,如「有好孔的,要報乎我知」。

22.台語—結骨話:台語稱喜歡抬槓、故意講一些”謔而不虐”的反話的人為”結骨”,所講的話叫做”結骨話”,結骨:台語讀為「kㄝ-ku」。

23.大棵、阿嬤的子

解釋:被叫為大棵,(Tua-Koh,即胖子,如大樹幹),胖子會覺得不舒服,所以故意假裝聽錯為大姑,就說「大姑,阿嬤的子」就是結骨語。大姑為父親的大姊或大妹,當然是祖母的子(Kian)。

24.同款,同館,無同師父

解釋:同款(Kang-Kuan),相同的款式,即同樣的意思。“相同”漢音為Shion-Ton,口音為Shio Kang,「同款」,結骨的人,就故意聽成同館,就會說「同館不同師父(Sai-Fu)」意即同一個武術館內學習武功,師傅不一定是同一個人。 

25.先生稱為「先」,不是「仙」,通用於醫師、教師及地方仕紳,不冠姓,只用名字加上「先」,是一種簡單的尊稱。

26.「怨切」,不是「怨嗟」,怨切意為怨嘆,嚴重則為怨恨切齒。

27. 走精,不是走鐘。走精是不準的意思,精準度跑掉了(台語走去了)


台灣諺語:

1. 爸母生成的=天生的。爸讀beh。母讀Bu

2. 細姨的子,大某的。解釋:姨太太所生的子女,皆為原配妻子的子女,此為古中國的家庭倫理,日本人也多採用之。


總之,台灣話為最接近古漢語的方言。自周朝以降至明太祖朱元璋時兩三千年間,在河洛一帶的漢人,文章書信皆以漢文(文言文)書寫或讀誦,多用於讀書人階級。一般百姓皆以河洛話(台語)溝通,所以家書(信)都要請有進過私塾,讀過四書五經的人代寫。這就是台語至今尚無法用於書信上之主要原因。所以漢文(文言文)實乃台語的字根(stem),絕大部份的台語皆可以漢字表示,不需發明新字,沒有漢文基礎的人就不可能講好的台語。河洛以外的地區,人們多以當地的方言來溝通(如寧波話、上海話、廣東話等不計其數),文書則用漢文為正式語言。有人說:用台語念唐詩好聽。這句話是有語病的。吟誦詩詞乃至四書五經,是以漢文(漢音)的讀法方能正確。台語是根本派不上用場的。


2016-12-16

蘇軾《剛說》讀後感


最近有空能讀到唐宋八大家(唐朝韓愈、柳宗元,宋朝歐陽修、蘇洵、王安石、曾鞏、蘇軾、蘇轍)主要的文章,始知當年他們摒棄時文(駢體文),提倡古文,堅持“文以載道”的苦心。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與其弟蘇轍(字子由)於宋仁宗嘉祐二年(西元1057年),同時考上進士,年方二十二歲,其父蘇洵(字老泉)的二位兄長皆進士及第,獨蘇洵年輕時不喜讀書,其父亦一笑置之不管,他二十七歲才開始發憤讀書,考兩次進士皆不中,但他的文章則名聞京師,公卿士大夫皆爭相傳誦。蘇老先生曾嘆曰:「老夫登第,難如登天,小兒登第,如拾草芥」。可知蘇氏兄弟自幼聰明過人,且文章蓋世,兄弟間互相推崇對方的文章。蘇軾自認其文章:「如行雲流水,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

蘇軾以《剛說》這篇短文來闡明“剛者必仁”的道理。首先以孔子的「剛毅木訥,近仁。巧言令色,鮮矣仁。」為主題。他認為“剛”的可愛處在於“仁”。他並舉出他一生在宦海浮沈當中,能解救他於困厄的人,都是平日他敬畏的人。

他舉孫介夫的事蹟為例,來勉勵孫介夫的兩個兒子孫勰、孫勴應該效法父親剛毅的性格。孫介夫為桂州節度判官時,他的上司強要他判處十二人死刑,他拒絕聽命,認為主犯已經判死伏法了,其他十二人並沒有那麼嚴重到死刑的地步。後來,刑部判定依孫介夫的建議處理,挽救了十二人的性命。蘇東坡認為,如果他沒有剛毅的性格,就不敢抗命去救別人的性命,也因此表現了仁愛的精神。  

最後,他說,孔子的時代,不是有很多君子嗎?孔子還遺憾地說:「吾未見剛者」來表示剛毅的人很難得到。但是一般世人常說「太剛則折」,東坡居士說:「士患不剛耳,長養成就,猶恐不足,當憂其太剛而懼之以折耶?折不折,天也,非剛之罪。為此論者,鄙夫患失者也。(讀書人最怕不夠剛毅,至於折不折,是天意,不是剛毅的罪過,講這種話的人多是患得患失的小人。)」。

蘇文忠公的《剛說》,是我看過的文章中唯一強調“剛”的重要,甚至把剛毅的人引伸為仁人的,同時對巧言令色、圓通的人,來個當頭棒喝,可說是一篇至文!但是一般世人還是不會信服的,因為大都受東漢崔瑗的一句話「柔弱生之徒,老氏誡剛強」所影響。老子曰:「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第七十六章),又曰:「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遵行)」(第七十八章)。老子強調,凡物過堅則易折,凡人過強則易亡,所以人不能逞強。實際上,老子不喜歡的剛強,並不是孔子所推崇的剛毅。佛教禪宗最有名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意思就是要像有金剛那麼硬,不受耗損,那麼利,能斷貪、瞋、癡的智慧,方能到達彼岸(般若波羅蜜)。已故佛學大師台中佛教蓮社創辦人雪公李炳南老居士曾曰:「金剛近乎仁,般若之謂智」,也持與蘇軾同樣的看法。

莊子曰:「至仁無親」,意思是真正仁愛的人,是沒有親人的,所有人是一律平等的,如果有「看人撒肉油」,因人而異的心態,是不能說是仁愛的人,所以唯有仁者能愛人。孔子曰:「吾未見剛者」,有人問說:「您的弟子申棖(ㄔㄥˊ),不是剛者嗎?(論語公冶長)」,孔子認為申棖慾望太多,不能成為剛者。可見“剛”並不是剛強,也不是逞強,更不是剛愎自用的意思。

故曰:「無欲則剛,剛者必仁,至仁無親,才能達到真正愛人的境界」。不幸的是,自古以來,剛毅之士是討人厭的,他們不會巧言令色,去阿諛別人,甚至不惜一切去維護正義,這樣就會受到有心為非作歹的上司的排擠,甚而影響了他們的前途,日子一久,有些人的剛毅的性格就會被壓抑著,漸漸地變成柔弱了,那麼剛者就會愈來愈少。嗚呼!剛毅則仁愛,故多善;柔弱易鄉愿,故近惡。今之社會,人們之不講倫理道德,乃至鮮廉寡恥,不都是因為讀書人不以剛者自任的緣故嗎?

畢業五十週年感言


時間過得很快,倏忽又過了十年。在此再次感謝所有師長、學長學弟及同學五十年來對我的照顧與支持。這十年來平平凡凡、快快樂樂地過日子,真正體會到讀書之樂。值得一提的有幾件事:1.衛生署(即今之衛生福利部的前身)醫學倫理委員會主委黃富源教授(1968,小兒科)聘請我擔任委員。這是繼1995-1999我在北醫擔任全國首創的醫學人文中心主任及1997籌辦全國規模最大的「醫學倫理研討會」後,再次參與醫學倫理的工作,在此特致謝意。2.臺北市立醫院總院邱文祥院長請我講「醫用台語」一事:邱院長十多年前由北醫泌尿科主任教授,出任市立忠孝分院院長。我到該院演講醫學倫理時,他記得我退休前曾在北醫講授「醫用台語」,乃建議我在臺北各市立醫院推廣之。邱院長真是有心人,非常感謝他。3. 2004~2005年我出任臺北西區扶輪社第五十屆社長(當時正值國際扶輪社,慶祝百週年紀念)。感謝台北市立療養院創院院長葉英堃教授(1949,精神科,同社前社長)撥冗主編《生命的輪軸繼續轉動中》一書,以及台大及北醫有關的名教授,合力分工寫成,方能成為一本涵蓋各科疾病的老年健康寶鑑。特此誌之。

我素好讀古文,兼修儒釋道三家的道理,發現人生最重要的是快樂與健康,而且能進一步去發現世間之美(英國十八世紀哲學家G. E. Moore的名言)。明陸紹衍編著的《醉古堂劍掃》所說:「心無機事、案有好書,飽食

晏眠(晚起),時清體健,此是上界真人。」正是我十年來的寫照。近三年來,為白內障所苦,以及腰痛不堪久坐,所以乾脆結束門診,已便三不五時去美國東西部探望孩子及含飴弄孫,享受天倫之樂。我沒有過人的聰明,卻有超人的懶惰,想要傳述聖賢之言,又懶於執筆;想要用You tube來推廣台語又懶於動工,以致「一事無成人漸老(弘一法師李叔同語)」深感人生一定要做一些有益社會之事,才算是「無忝所生,不虛此行」,內心不勝慚愧與惶恐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