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20

歌劇Opera

西洋歌劇素來被視為欣賞古典音樂中最高的享受,因為它集音樂、戲劇、舞蹈及舞台設計等之大成。而歌劇院(opera house)本來是一種社交的場所,一八一九年英國名詩人拜倫男爵(Lord Byron)來到義大利,就是在威尼斯歌劇院裡的包廂內與某伯爵夫人大談戀愛而轟動整個歐洲的。歌劇不同於我國的平劇主要在於西洋歌劇的每齣戲都有它新創的旋律,絕無雷同之處,所以每次新的劇目演出,都要受到評論及考驗,若能成功,作曲家就因此一炮而紅,名利雙收,終生享用不盡。義大利早期作曲家羅西尼(Rossini),年輕的時候即享盛名,十八歲(一九一○年)成功地上演第一部歌劇。由於他又是多產作家,所以三十多歲就退休,快快樂樂地活到七十六歲,以歌劇『塞維亞的理髮師』而名留萬世。也有開始不順利而終享盛名的,如維爾第(Guissepe Verdi, 1813~1901),他年輕時開始作曲,也想要效法羅西尼,早一點成名,早一點退休,然而事與願違,二十六歲開始的幾部作品,並不叫好,以致生活拮据,又加上妻兒因傳染病俱亡,因而一度意志消沈,一九四一年終於以『那布果』(Nabucco)一曲成名,由於該劇中宣傳民族意識(當時義大利在奧地利帝國的統治下),因此大受歡迎。其後陸續譜出許多名作,八十歲尚有作品問世(Falstaff為喜劇),其作曲生涯長達五十年以上,為義大利最偉大的歌劇大師。當時能與他相抗衡的就是阿爾卑斯山以北,同年紀的德國華格納(Richard Wagner)。義大利歌劇一般都有非常動聽、令人迴腸盪氣的詠歎調,而華格納的歌劇則較類似神曲,他自己所寫的歌詞就像詩篇一樣,譜出的音樂一氣呵成,比較不刻意著重於詠歎調,所以他的音樂比較為愛好弦樂的人士所喜愛,似乎較不適合一般剛接觸歌劇的人來欣賞;而維爾第的歌劇如『茶花女』(La Traviata, 1853)、『吟遊詩人』(Il Trovatore, 1853)、『弄臣』(Rigoletto, 1851)及『化妝舞會』(Un Ballo In Maschera, 1959)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比較容易為人們所喜愛。而1871年為慶祝埃及首都開羅歌劇院開幕,首演的『阿依達』(Aida)更是維爾第無與倫比的傑作。維爾第之後的接棒人就是普奇尼(Giacomo Puccini, 1858-1924),他最後也是最有名的一齣歌劇即為『杜蘭朵公主』(Turandot),它的部份旋律採用我國甘肅省的民謠『茉莉花』,劇中敘述北平的中國公主招婿的情形,其場面豪華,劇情曲折,而音樂更是旖旎動人,是最適合我國初學者入門的作品。普奇尼快要寫完『杜蘭朵公主』時就因病而死了,其後由其好友阿爾法諾根據其遺下的草稿完成。一九二六年四月二十五日在義大利米蘭史卡拉歌劇院(Teatro alla Scala del Milano)首演的時候,其好友兼名指揮家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在歌劇演到第三幕後半柳兒自殺身亡時,就放下指揮棒,轉向觀眾嚴肅地說:「歌劇於此處終了,因為大師於此時謝世。」當晚就沒有再演下去,從第二場才有整齣歌劇的演出。「歌劇於此處終了」這句話的另一種涵義似乎在表示義大利歌劇已止於普奇尼了。二十世紀雖有不少成功的作品問世,但似乎已找不出一位繼承者。而義大利歌劇自羅西尼、貝里尼(Bellini)、唐尼傑悌(Donizetti)、維爾第至普奇尼,一百多年的黃金時期於焉結束。這些義大利歌劇大師的作品加上德國華格納及奧國莫札特(Mozart)的歌劇,兩百年來,成為世界各大歌劇院的熱門曲目,他們所留下的音樂是人類的文化寶藏,也是酷愛歌劇者的精神食糧,甚至有人以「沒有歌劇,我如何活下去?(How can I live without opera?)」為題大做文章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