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問在社會做事喜歡阿諛的人比較討上司喜歡,反而直言之士,常觸怒上司,不知如何較好?
心廬說:這是社會最常見的事情,自古以來上司多喜歡相同意見的人,而厭惡不同意見的人。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出上司的為人。遇到這種上司,最好觀察他是“明君”或“昏君”。做為下屬的人,應以“外柔內剛”為做事的原則,如果上司是“昏君”或不懂道理的人,則我們應該堅持原則,不隨波逐流,作奸犯科,甚至另謀出路,才是智慧的作法
蘇軾《剛說》讀後感
最近有空能讀到唐宋八大家(唐朝韓愈、柳宗元,宋朝歐陽修、蘇洵、王安石、曾鞏、蘇軾、蘇轍)主要的文章,始知當年他們摒棄時文(駢體文),提倡古文,堅持“文以載道”的苦心。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與其弟蘇轍(字子由)於宋仁宗嘉祐二年(西元1057年),同時考上進士,年方二十二歲,其父蘇洵(字老泉)的二位兄長皆進士及第,獨蘇洵年輕時不喜讀書,他二十七歲才開始發憤讀書,考兩次進士皆不中,但他的文章則名聞京師,公卿士大夫皆爭相傳誦。蘇老先生曾嘆曰:「老夫登第,難如登天,小兒登第,如拾草芥」。可知蘇氏兄弟自幼聰明過人,且文章蓋世,兄弟間互相推崇對方的文章。蘇軾自認其文章:「如行雲流水,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
蘇軾以《剛說》這篇短文來闡明“剛者必仁”的道理。首先以孔子的「剛毅木訥,近仁。巧言令色,鮮矣仁。」為主題。他認為“剛”的可愛處在於“仁”。他並舉出他一生在宦海浮沈當中,能解救他於困厄的人,都是平日他敬畏的人。
他同時舉他弟弟子由的兩件事情為例,來勉勵子由的兩個兒子,應該效法其父剛毅的性格。其一是蘇子由與當時的宰相王荊公(即王安石)因政見不合,辭去條例司的官,並與王安石直言相譏,表現出不畏權勢,剛正不阿的性格,其二是蘇子由為桂州節度判官時,他的上司強要他判處十二人死刑,他拒絕聽命,認為主犯已經判死伏法了,其他十二人並沒有那麼嚴重到死刑的地步,後來刑部判定依蘇轍的建議處理,挽救了十二人的性命。蘇東坡認為如果他弟弟沒有剛毅的性格,就不會敢抗命去救別人的性命,也因此表現了仁愛的精神。
最後,他說,孔子的時代,不是有很多君子嗎?孔子還遺憾地說:「吾未見剛者」來表示剛毅的人很難得到。但是一般世人常說「太剛則折」,東坡居士說:「士患不剛耳,長養成就,猶恐不足,當憂其太剛而懼之以折耶?折不折,天也,非剛之罪。為此論者,鄙夫患失者也。(讀書人最怕不夠剛毅,至於折不折,是天意,不是剛毅的罪過,講這種話的人多是患得患失的小人。)」。
蘇文忠公的《剛說》,是我看過的文章中唯一強調“剛”的重要,甚至把剛毅的人引伸為仁人的,同時對巧言令色、圓通的人,來個當頭棒喝,可說是一篇至文!但是一般世人還是不會信服的,因為大都受東漢崔瑗的一句話「柔弱生之徒,老氏誡剛強」所影響。老子曰:「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第七十六章),又曰:「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遵行)」(第七十八章)。老子強調,凡物過堅則易折,凡人過強則易亡,所以人不能逞強。實際上,老子不喜歡的剛強,並不是孔子所推崇的剛毅。佛教禪宗最有名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意思就是要像有金剛那麼硬,不受耗損,那麼利,能斷貪、瞋、癡的智慧,方能到達彼岸(般若波羅蜜)。已故佛學大師台中佛教蓮社創辦人雪公李炳南老居士曾曰:「金剛近乎仁,般若之謂智」,也持與蘇軾同樣的看法。
莊子曰:「至仁無親」,意思是真正仁愛的人,是沒有親人的,所有人是一律平等的,如果有「看人撒肉油」,因人而異的心態,是不能說是仁愛的人,所以唯有仁者能愛人。孔子曰:「吾未見剛者」,有人問說:「您的弟子申棖(ㄔㄥˊ),不是剛者嗎?(論語公冶長)」,孔子認為申棖慾望太多,不能成為剛者。可見“剛”並不是剛強,也不是逞強,更不是剛愎自用的意思。故曰:「無欲則剛,剛者必仁,至仁無親,才能達到真正愛人的境界」。不幸的是,自古以來,剛毅之士是討人厭的,他們不會巧言令色,去阿諛別人,甚至不惜一切去維護正義,這樣就會受到有心為非作歹的上司的排擠,甚而影響了他們的前途,日子一久,有些人的剛毅的性格就會被壓抑著,漸漸地變成柔弱了,那麼剛者就會愈來愈少。嗚呼!剛毅則仁愛,故多善;柔弱易鄉愿,故近惡。今之社會,人們之不講倫理道德,乃至鮮廉寡恥,不都是因為讀書人不以剛者自任的緣故嗎?